外植体消毒剂
外植体消毒剂
-
外植体消毒剂
消毒方法
外植体消毒剂
(1)茎尖、茎段及叶片等的消毒
消毒前先对植物组织进行修整,去掉不需要的部分,然后用自来水冲洗。对于一些表面不光滑或长有绒毛的材料,可用洗涤剂清洗,必要时用毛刷充分刷洗,硬质材料可用刀刮。
消毒时在超净台上操作,先用70%酒精浸泡10~30s,以无菌水冲洗 2~3 次,然后按材料的老、嫩和枝条的坚实程度,分别采用2%次氯酸钠浸泡10~15min或用 0.1%升汞浸5~10min。消毒时要不断搅动,使植物材料与消毒剂充分地接触。
外植体消毒剂
(2)果实及种子的消毒
先用自来水冲洗10~20min ,再用酒精迅速漂洗一下。果实用2%次氯酸钠浸10min,后用无菌水冲洗2~3次。种子则先用10%次氯酸钠浸泡20~30min,难以消毒的可用0.1%升汞消毒5~10min。对于种皮太硬的种子,也可预先去掉种皮,再用4%次氯酸钠浸泡8~10min。
外植体消毒剂
(3)花药的消毒
用于组织培养的花药多未成熟,其外面有花萼、花瓣或颖片保护,处于无菌状态。消毒时将整个花蕾或幼穗用 70%酒精浸泡数秒钟,然后用无菌水冲洗2~3次,再在漂白粉中浸泡10min,最后用无菌水冲洗2~3次。
(4)根及地下部器官的消毒
由于这类材料生长于土壤中,表面带菌量大,消毒较为困难。可先用自来水冲洗,软毛刷刷洗,用刀切去损伤及污染严重部位,再用酒精漂洗后,置于0.1%升汞中浸5~10min 或2%次氯酸钠中浸10~15min,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次。
外植体消毒剂
在操作时要根据材料的大小、幼嫩、质地等差异做出判断后,再选择适宜的消毒剂种类、浓度和消毒时间,切不可生搬硬套。消毒的最佳效果应以最大限度地杀死材料上的微生物,而又对材料的损伤最小为好。